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?
牧师,请问你怎么解释彼得前书4:6,“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”?
按上文来看,“死人”应该是指那些在罗马帝国的宗教逼迫中,被地上法庭所处死的基督徒,即殉道的基督徒。因为在4:1,彼得劝当时的基督徒们,要将主耶稣“在肉身受苦的心志作为兵器”。这一种心志,2:21-24解释得最清楚了:“…基督也曾为你们受过苦,给你们留下榜样,叫你们跟随祂的脚踪行;祂虽没有犯罪,口里也没有诡诈,祂被骂不还口,受害不说威吓的话,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。祂被挂在木头上,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,使我们即然在罪上死,就得以在义上活;因为祂受的鞭伤,你们得了医治。”
因此,4:6的“死人”绝不是指任何已死去之人的灵魂,而是指彼得前书被写成的时代(公元64年),那些效法基督为义舍命,为福音而受苦,甚至殉道的基督徒。彼得前书1:6描述当时的基督徒“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”;2:12,19,20显示当代的基督徒被“毁谤是作恶的”,且“受冤屈的苦楚”,“因行善受苦”;3:14谈到他们面对“人的威吓”和“惊慌”;4:12,14,16论到“有火炼的试验临到”,“为基督的名受辱骂”,“为作基督徒受苦”,并“照神的旨意受苦”;5:8指出“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,遍地游行,寻找可吞吃的人”!
这一切苦难都与公元64年罗马皇帝尼禄(Nero, 54-68 A.D.为王)诬赖和迫害基督徒有关。那一年7月19至24日,罗马城发生了大火患。尼禄为个人利益诬告基督徒是纵火者,使民众憎恨基督徒。教会历史学家谷勒本(Lars P. Qualben)指出,尼禄展开一场极可怕的逼迫。例如,他将基督徒钉在松柱上,用可燃烧的东西裹起来,然后在晩上点燃,成为公园的“灯”!还有些基督徒是被钉在十字架上,又有一些是被缝在野兽皮里,弃在野外,任疯狗撕成碎块。在尼禄为王期间,殉道的著名使徒有彼得和保罗。
因此,从彼得前书4:6的上下文和历史背景来看,“死人”肯定是指受害的基督徒。“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”,乃是指这些殉道的基督徒生前都已听过福音,也就是1:3-4所说的:“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…曾照自己的大怜悯,藉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,重生了我们,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,可以得着不能朽坏,不能玷污,不能衰残,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!”4:13又重复这福音:“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,使你们在祂荣耀显现的时候,也可以欢喜快乐!”
在4:6的下半节,彼得强调,那些被残酷杀死的基督徒生前即已听过福音,且信了充满盼望的福音,“他们的肉体按着人受审判,他们的灵性却靠着上帝活着”!意思就是,他们今世虽被帝国定罪与迫害至死,他们的灵魂却已得着不能朽坏,不能玷污,不能衰残,为他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!而且,当末日,主耶稣再来的时候,他们要得着称赞、荣耀、尊贵!(1:7)因为主耶稣本身也是这样,3:18说:“按着肉体说,祂被治死,按着灵性说,祂复活了”!
对今天的基督徒和教会来说,彼得前书4:6有至少以下三大意义:
一,为主受苦且殉道的基督徒是先苦后甜,他们虽在今世死在恐怖宗教或民族主义者手下,或敌基督的政权之下,他们的灵魂已进入荣耀的天堂享永福,正如主耶稣本身已经进入天堂,在上帝的右边得荣耀一样(参3:22)。
二,耶稣基督的福音没有应许跟从祂的人今生一帆风顺、万事如意。反之,基督的福音是要求跟从祂的人,在永生的盼望中,将为义受苦的心志作为兵器,摆上自己,把良善的光照在最黑暗的地方,冲破今世的黑暗权势(参2:9-12)。
三,千万不要断章取义,根据这节经文,为已死的人的灵魂祷告,以为人死后还有机会听和信福音。这是对这经文的大误解,绝不是彼得的原意!传福音,要趁早,在今世领人归主!
文章来源:刘世尧《阿尧面子说》
留下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