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仰小学堂 文之森

如何区分宗教与文化活动?

宗教 / 信仰 vs 文化 / 传统

如何区分宗教与文化活动?华人农历新年是宗教仪式?还是文化活动?这问题,你怎么看?

我认为,若要区分「宗教」和「文化」就必须纳入另外2个关键字:「信仰」和「传统」,才能真正看清,其中的界限和交集。

先说说「界限」(不同点):


#什么是宗教?宗教是在回应:#我们应该怎么做

宗教讲究「规则」,要求人遵守特定的「仪式感」。比如说,旧约以色列人的献祭、守节期,教会今天的受洗仪式、圣餐仪式都有一套标准规定,叫人按规矩来办事。

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 。(哥林多前书14:40)


#什么是文化?文化是在回应:#我们习惯怎么做

文化讲究的是「习俗」,注重人们在相同习惯中的「参与感」。比方说,华人过年的习惯有团圆饭、红包、鞭炮…同样,以色列人也有自己的文化习俗。比如,你所熟悉的逾越节,就是其中的一个。

以色列人应当在所定的日期守逾越节。(民数记9:2)


#什么是传统?传统是在回应:#我们以后怎么跟

传统讲究宗教和文化的「连接」和「传承」,让人们在共同的宗教和文化中,找到「认同感」。例如,教会「认同」圣诞节就代代「传承」纪念耶稣的降生。在新约圣经中,耶稣的父母每年也都会按传统,上耶路撒冷过逾越节。

每年到逾越节,他(耶稣)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。当他十二岁的时候,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。 (路加福音2:41-42)


#什么是信仰?信仰是在回应:#我们为何这么做

信仰讲究的是「关系」,强调人在与神关系中的「归属感」。也就是说,我们守圣餐不是因为「习惯」,也不是为了「传承」,而是宣告:我们在基督里合而为一,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,我们都属于同一个基督的身体。

我们所祝福的杯,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?我们所擘开的饼,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?我们虽多,仍是一个饼、一个身体,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。 (哥林多前书10:16-17)


再来,说说看宗教 / 文化 / 传统 / 信仰之间的「交集」(共同点):

我拿蛋糕来比喻,你感受感受:

  • 「宗教」= #蛋糕的模具:模具决定蛋糕的层数、形状和装饰,就像宗教带来的仪式感,规定了固定的外在框架。
  • 「文化」= #蛋糕的口味:我喜好偏甜还是苦涩的口味,反映了生活习惯和个性。你若认同我的口味,欢迎参与共享。
  • 「传统」= #蛋糕的配方: 配方详细记录每一种原料与制作方法。只要按照这个配方去做,蛋糕就能保持原有的风味。只要你认同我的配方,你也可以做出同样品质的蛋糕。
  • 「信仰」= #蛋糕的意义:我为何要做这粒蛋糕?我为谁而做?可见,蛋糕不是重点;接收蛋糕的对象,才是我做这蛋糕的目的。而献上这蛋糕,说明我和你的关系。

我们不是美食家,哪懂得将 宗教 / 文化 / 传统 / 信仰这粒蛋糕 拆开来评断!?

但一般市井平民都知道,蛋糕最重要的是表达情意,就是那份:我与你的关系,以及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。

小心某些别有用心的介入,让原本老少咸宜的美味蛋糕变成夹带私货的糖衣毒药!

文章来源:取自黄秀健面子书,20250212

留下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