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罪的牧者是否还能胜任圣职?
▋ 破碎 vs 复兴
一位因犯罪而入狱的牧者在出狱多年后,接受了一场公开的访谈。这段访谈迅速引爆舆论,出现3种声音:
1️⃣有人很感动,深受启发和被医治
2️⃣有人很困惑,认为牧者没有明确认罪悔改
3️⃣有人很怀疑,犯罪的牧者是否还能胜任圣职?
你怎么看?以下与你分享我小小的心得:
#感动的声音
有人深受启发:不要在侍奉中迷失自我,要常常回到神的面前,能为主而活。也有人欣赏,牧者公开承认软弱,述说自己的失败,他们说,这是一次深刻的医治。还有人感到安慰,他们敬爱的牧者,能从破碎中回归,见证了神的恩典,叫人得着盼望。
#反思的声音
我想请有「感动」的人再回头想想:请问,当年犯罪的牧者被媒体曝光被定罪、被判入狱的那一刻,你有因神的公义彰显,而感动吗?你有因神不以有罪的为无罪,而蒙医治吗?你有因神审判罪恶,而心得安慰吗?
若你的答复是「YES」,那你又怎能轻忽了,他必须明确认罪悔改的必要?你怎能跳过悔改?略过对罪的痛悔?
若你的答复是「NO」,那为什么你选择避而不谈,不愿面对?是不是我们的信仰已经容不下失败、跌倒和破碎?只追求光鲜亮丽的「成功」却无法面对真实的「悔改」?
但别忘了:真正的复兴,从悔改开始。
#困惑的声音
有人听完分享,心里很纠结。他们觉得这位牧者只讲述了自己的失败,但分享中缺乏清楚认罪的态度,像是在讲「过去的困难」而不是「自己曾做错了什么」。这些人,要听的是:他到底认罪了吗?他有没有说出:我错了?他为什么没有一句诚恳的道歉?如果什么都没说,那这样的公开访谈不就只是在换取人的同情吗?他们说,不是想定他罪,只是想知道:他真的悔改了吗?
#反思的声音
犯罪的牧者,有没有真心悔改,那是他和神面对面的事。但相对的我反而从他身上看见我自己的问题:这位牧者被判入狱的时候,我没有为他祷告,反而心里偷偷觉得:活该。后来听说他被减刑、提早出狱,我居然感到有些不平?有些生气?心里暗暗想:怎么可能?太便宜他了吧。如今他回归讲台,分享自己的故事,我却冷漠以对,心里甚至有些抗拒。
我突然意识到:我像极了「约拿」宁愿看着尼尼微灭亡,也不愿看见神赦免他们。原来,我的内心曾经是这么不愿意看见,神会赦免一个犯罪的牧者。我曾以为我在捍卫正义,其实我的心早已失去了怜悯。那一刻,我才醒悟:原来,复兴不是等别人认错开始,而是从我自己悔改的心开始。
#怀疑的声音
有人质疑:一个曾经在私德品格上严重跌倒的牧者,即使后来他悔改了,还能符合圣经对领袖的标准吗?圣经也明说:属灵领袖的生命,必须无可指责(提前3:2 )因此,有人直说:牧者的职分是一种信任,一旦被破坏,就难以再恢复。所以犯罪的牧者,不能再胜任圣职。
#反思的声音
我认为我们要信任教会,有属灵的智慧与分辨力,去判断一位曾犯罪的牧者是否真的适合继续担任牧职。我们相信神掌管一切,也相信神会保守祂自己的教会。因此,我们顺服教会制度,也尊重属灵的权柄。教会制度的存在不仅是为了保护整个信仰群体,更是守住对「圣洁」的敬畏底线。
当然,罗马书 11:29 也说得很清楚: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。这说明什么?我们不是因为有了圣职,才开始侍奉,而是因为神选召我们,我们才有资格,回应神的托付,侍奉神、侍奉教会。圣工的本质不在职分,而在呼召。
说个小故事:
曾经,我还单身时,有个姐妹很常关心我,有一天,我向她表达感激:谢谢妳这么关心我。谁想到,她脱口而出:没办法啦,我是团契的职员,这是我该做的。然后,隔一年,她没做职员了,我再也没收到她对我的关心了。
真正的侍奉,是从呼召开始,不在于职位的拥有,而在于心的委身。
文章来源:取自黄秀健面子书,20250527
留下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