琼瑶的死和人的镜像神经元——我的反思
小的时候我一直不明白,为什么电视里的喜剧总是会伴随很多笑声。我在想,是谁在笑呢?有一些环节,我感觉并不太好笑,但也有爆笑声在节目中频频出现。后来,我才明白,这种效应的道理是,当人听见别人在笑时,就算只是录音,人也倾向笑出来!
有科学家解释说,人们彼此模仿的倾向,是由大脑一种特殊细胞,叫镜像神经元(mirror neurons)所造成的。所以,我们会模仿别人正在做的事情,甚至会模拟别人的感受,还可能下意识地模仿他人的欲望。
这就是为什么,八十六岁的琼瑶在台湾家中自杀的事,以及她公开的遗书和自录的短视频《当雪花飘落》,会产生深广的影响。琼瑶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华文言情小说作家,许多人的心思、情绪、欲望、行为,会自觉或下意识地模仿她——轻生。
琼瑶的遗书共分十一小段,我尝试分析如下。
第一至二段,死的视角:“我已經翩然的去”,“自主、自在、自由的飛翔”,“優美而輕盈擺脫了逐漸讓我痛苦的軀殼”。
第三段,死的决定:“我不想聽天由命,不想慢慢枯萎凋零,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”。
第四段,死的无奈:“當人老了,都要經過一段很痛苦的衰弱、退化、生病、出入醫院、治療、不治的時間,這段時間,可長可短,對於必將老死的人,是多大的折磨!”
第五至六段,死的无憾:“我是火花,我已盡力燃燒過…。生命的美好,就在於能愛,能恨、能笑,能哭、能歌、能說、能跑、能動、能紅塵作伴、活得瀟瀟灑灑,能嫉惡如仇,活得轟轟烈烈···這些,我都在有生之年,擁有過了!我活過了,不曾辜負此生!”
第七至八段,死的不舍、疑问、感恩:“我最放不下的,就是家人和你們”;“不知道人類有沒有靈魂”;“慶幸此生,曾經和你們相遇相知”。
第九至十一段,死的劝勉:“我死亡的方式,是在我生命的终站实行的!年轻的你们,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,一时的挫折打击,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”;“要勇敢,要活出强大的自我,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”。
全文十一小段,流露了琼瑶的丰富情感和思维,也显露了她,以及许多人,对老病死的恐惧与无助。
回想我自己的人生历程,我第一次感受到对老病死的恐惧与无助,是在少年的时候。我的同学因癌症去世。他一直名列前茅,但中三评估考试成绩放榜时,他却已撒手人寰,不在现场为成绩欢呼了。我自己的爸爸也在同一年病重而死,我陪伴他度过许多个在医院里的漆黑夜晚,感受到无法抗拒的强大死亡力量。
就在这一年,主耶稣基督的福音从我的头进入我的心,在我的灵魂里注入了新的力量和永恒的盼望。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被三个圣经真理照亮与形塑:
- 这世界上有一位慈爱和公义的创造主,他原本的美意,是每个按照他荣耀形象而造的人,都拥有平安和丰盛的生命。
- 人却因为自我中心与自私,犯错犯罪,而经历破碎和痛苦,甚至面对老病死,以及死了之后,灵魂与创造主隔绝的刑罚。
- 天无绝人之路,创造主的儿子耶稣亲自来到世界,成为完全的人。他在十字架上受难,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赎罪,并在第三天从死里复活,战胜罪恶的权势、死亡的咒诅、邪灵的诱惑。耶稣的牺牲和胜利,使悔改的罪人能与上帝和好,今生活出作为上帝独特杰作的精彩,死后灵魂回到耶稣预备好的天家!人的命运,不再是生老病死,而是老病死生,因为耶稣说:“复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,信我的人虽然死了,也必复活”!(约翰福音11:25)“罪的工价乃是死;惟有上帝的恩赐,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,乃是永生”(罗马书6:23)。
这三大真理和主耶稣自己的生平,两千多年来,感动无数人相信耶稣为救主,并效法耶稣“背起自己的十字架”,将自己生命的主权交给天父上帝,毅然为义受苦,虚己服事,又展现恩膏和权能,至死忠心地实践呼召,去改变世界。
我很感恩,少年时期,我从教会图书馆借了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的属灵好书:《暗室之后—蔡苏娟自传》。她是中国二十世纪初女性知识分子,少年时在教会学校读书而成为基督徒,热心布道,却在四十一岁时因病导致眼睛无法见光,从此必须住在暗室之中。
但是,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,在蔡苏娟的病榻前领受灵粮和激励。在患病卧床五十三年中,她成为神国的器皿、安慰人的卓越使者。蔡苏娟的话语和生命影响我,她说:“我的床榻不是监狱,而是受训的学校;圣灵是我的导师,访客是我的功课。”
亲爱的朋友,什么东西激活你的镜像神经元呢?你模仿学习谁?是身边和媒体报导中那些轻生的人,还是主耶稣和如同云彩围绕你的坚强圣徒?你在找网络上最不痛苦的自杀方法,还是网络上走过死阴幽谷的真情见证?
我喜欢听得胜的生命故事,在溪水边看逆流而上的活鱼,注视全然烧尽的蜡烛。使徒保罗的话,激活我的mirror neurons:“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,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,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。从此以后,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”(提摩太后书4:6-8)。
这样,我才对家人和朋友说:“不要为我难过”。
文章来源:取自刘世尧面子书,20241208
留下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