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仰小学堂 文之森

Halloween是“装魔弄鬼”还是“圣徒相通”?

Halloween,在古时候,很可能是欧洲西北部加尔特(Celtic)族群的驱鬼传统。在每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的“鬼节”时,人们因深怕从阴间来到阳间的鬼会掳掠他们的灵魂,便以各种属灵仪式与献祭来赶鬼,其中包括将自己打扮成动物和妖怪,好吓跑鬼灵。

不过,在公元四世纪,加尔特族群开始接受基督教信仰。到了七至九世纪,欧洲的基督教界便将鬼节转化为“万圣节”,即记念千千万万已故圣徒的神圣节日,缅怀古往今来敬虔的先贤与忠心殉道者的属灵榜样。这就是为什么10月31日之“万圣节”的英文名简称为“Halloween”,就是“Hallowed Evening”或“Eve of All Saints’ Day”,乃“记念千万圣徒的前夕”。

从阴深深的“鬼节”到怀念圣徒的“万圣节”,这个文化与属灵转变,彰显了基督福音的大能救赎一个族群的日子节期、世界观和价值观、心灵信仰,以及生活行为。当然,在这过程中,遗憾的是,民间精灵信仰和基督教的混杂(syncretism)也会发生,甚至流传至今。我们不难看见阴深的“Halloween”版本仍然存在,各种怪异的妖魔打扮派对和装饰就是明证。

今天,在10月31日至11月2日庆祝“万圣节”(All Saints’ Day)和“万灵节”(All Souls’ Day),是罗马大公教会(天主教)的节期传统。“万圣节”主要是记念荣返天家的诸圣徒,而“万灵节”则主要是为那些在炼狱(Purgatory)受火炼净的信徒灵魂祈祷。

基督新教(Protestant Church),这16世纪宗教改革的果子,因认为“已故圣徒有功德可供活着的信徒祷告支取,以助基督徒亲人的灵魂脱离炼狱之苦”这教义不合乎圣经的启示,便撇弃或不再重视“万圣节”和“万灵节”。在马来西亚卫理公会信主重生并长大的我,从来没听到“万圣节”。

不过,若从古老的《使徒信经》背诵“我信圣徒相通”的信仰告白来看(参考:希伯来书12:1 ;启7:9),今天的基督徒每年分别为圣一个日子,来缅怀主内已故先贤和古今殉道者的属灵榜样,岂不也是美好的基督教教育吗?不然的话,我们许多年轻一代的基督徒,从未听过或很少听到“许多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”的故事。

其实,宣教士的故事、家族里虔诚的已故爷爷奶奶跟从主耶稣的见证、本地教会的已逝元老之生平等,都是很好的基督教教育和培灵素材。当然,我们平常在儿童主日学、主日崇拜讲坛、家庭祭坛等平台中,都可以分享已故属灵伟人和忠心见证人的故事。或许,在华人教会的处境里,每年的清明节和复活节,是我们缅怀历代爱主先贤和家人的良机,以激发信徒实践与传承信仰,将先贤之信发扬光大。

Halloween来到,我认为基督徒可作几件事:

  • 向儿女和年轻人讲解与这节期相关的文化和宗教历史,特别是强调基督耶稣的福音如何能带来心意更新,翻转一个社体的世界观、价值观和习俗。
  • 与儿女和年轻人一起看已故属灵伟人的传记、绘本、电影,分享心得,激发彼此的爱心,勉励行善。我推荐 Vision Video Torchlighters 精彩属灵伟人卡通系列。
  • 对儿女和年轻人分析为什么基督新教不认同天主教 “万灵节” 的 “炼狱” 神学。
  • 跟儿女和年轻人说明,我们不参加那些标榜妖魔鬼怪打扮的派对,不是自命清高,而是“M. A. D. for Christ”(Make A Difference)。我们可以举办附合圣经真理的其他快乐活动。

共勉,希伯来书11:4:“他虽然死了,但藉着信仍然说话。”但愿我的生命也是这样!

文章来源:取自刘世尧面子书,20231028

留下回复